100条改革硬举措 青岛创新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解读来了

广告位

  来源:青岛新闻网   青岛新闻网8月19日讯(记者 刘文超)8月19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邀请市优化…

  来源:青岛新闻网

  青岛新闻网8月19日讯(记者 刘文超)8月19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邀请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办公室、市行政审批局、市中级法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同志,对《青岛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三年行动规划(2022-2024年)》的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青岛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促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生命线”抓紧抓实,以招商引资质量和市场主体满意度作为评判营商环境的主要标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主线,以增强企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根本目的,全力打好营商环境攻坚战。在2021年推出营商环境创新举措“46条”基础上,对标一流,研究制定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规划,推出100条改革硬举措,着力在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上下功夫。

  四大提升行动助力青岛成为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的城市典范

  《青岛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三年行动规划(2022-2024年)》主要目标是聚焦“办事方便、法治公平、成本竞争力强、宜居宜业”四项基本要求,实施“政务服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创新创业环境”四大提升行动。力争经过3年时间,政府治理效能全面提升,在全球范围内集聚和配置各类资源要素能力明显增强,市场主体活跃度和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青岛经验,营商环境竞争力在全国第一方阵持续进位争先,成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的城市典范。

  《青岛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三年行动规划(2022-2024年)》提出实施“政务服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创新创业环境”四大提升攻坚行动,共推出100条改革举措,其中,国内领先17条。比如,试点市场主体登记注册“智能表单”改革新模式;推行“预防为主、轻微免罚、事后回访、重违严惩”的市场监管服务型执法新模式;出台全市政法机关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5条”;建设青岛市智慧审批平台,打造行政审批数字化转型“青岛模式”;实施 40万吨级矿石船“套泊热接”“500m低能见度集装箱通航效率提升”引航新模式等。

  百条创新举措夯实“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社会基础

  聚焦办事方便,实施政务服务环境提升行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更高水平推动营商环境数字化转型,提高各类市场主体对政务服务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共提出创新政策26条。

  聚焦法治公平,实施法治营商环境提升行动。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切实防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共提出创新政策21条。

  聚焦成本竞争力强,实施市场环境提升行动。严格落实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为企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精准纾困帮扶,服务实体经济,持续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重点功能区建设,有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共提出创新政策26条。

  聚焦宜居宜业,实施创新创业环境提升行动。围绕“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城市愿景,提高公共服务便利化水平和城乡环境品质提升,强化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的政策供给,集聚优质要素资源,为各类市场主体打造更具活力的创新创业环境,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共提出创新政策22条。

  青岛市积极探索适合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营商环境工作参与途径。建立营商环境专家委员会、媒体观察员、营商环境体验官制度。搭建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打造“营商青岛·共赢之道”城市营商品牌,开展营商环境系列主题活动,推动营商环境工作更具标识性、标杆性,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青岛形象”的良好氛围。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青岛将持续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强化深层次制度供给,落地落实惠企政策,提高政策知晓率、兑现率和满意度,为招商引资提质增效,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一项政务服务中感受到高效便捷和公平正义。

  新闻解读:

  创新体制机制,建立“顶格推进”营商环境工作“青岛模式”

  青岛市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破题,着力完善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体系,推动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高位推进。

  升格一个机构。将市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领导小组升格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对重大营商环境事项实施“顶格倾听、顶格谋划、顶格部署、顶格协调”。实施营商环境“三报告”制度,在市区两级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市经济工作报告中写入营商环境专题,并将每年召开营商环境大会确定为常态化制度安排。

  配强一个专班。调整组建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由市委政法委书记和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两名市委常委担任双组长,统筹协调、督导考核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营商环境专班办公室调整设置在市行政审批局,将营商环境工作由综合协调服务转向专业能力建设。各区(市)也参照市级模式,组建了工作领导小组和专班,凝聚起全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大合力。

  组建三支队伍。组建营商环境专家委员会、媒体观察员、营商环境体验官三支队伍,择优选聘首批营商环境专家委员20人、媒体观察员12人、营商环境体验官56人,为营商环境优化提供更加专业化、法治化、市场化支持和保障,夯实“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社会基础。

  打造一个品牌。打造“营商青岛·共赢之道”城市营商品牌,策划实施全国首个营商环境领域的主题宣传,开设“营商会客厅”、制作“营商视听节目”、打造营商“青营团”、发布营商金牌榜单,助力政策创新力、传播影响力、产业竞争力、宣传引导力走在全国前列,使青岛营商环境工作更具标识性、标杆性。

  强化政策供给,推出营商环境制度创新“青岛方案”

  青岛市坚持“真管用、立得住、叫得响”标准,对标一流,持续推动青岛营商环境的政策创新。2021年,市委市政府出台《青岛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作为青岛市优化营商环境1.0版,推出46条创新突破政策,在全国率先提出服务企业、自然人、项目建设、创新创业“四个全生命周期”。今年,为持续推动青岛营商环境进位争先,研究制定《青岛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三年行动规划(2022-2024年)》,推出100条创新突破政策,实施“政务服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创新创业环境”四大提升行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城市典范。

  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方面,试点市场主体登记注册“智能表单”改革新模式,企业登记注册申报一次性通过率提高50%以上。推行“国际税收业务”服务模块,提升国际税收业务网上办理率。升级“青岛政策通”平台,设立“免申即享”专区,实现“企业不申报、资金及时到”。

  服务自然人全生命周期方面,推行出生婴儿证件线上“一键联办”。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信用就医便捷支付。推行保障性住房“一件事”套餐,简化提取住房公积金偿还公租房租金手续和提取材料,对符合条件的新就业无房职工发放住房租赁补贴。

  服务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方面,深化策划生成、多测合一、“12+N”市政报装主题服务、“6+N”联合验收改革,全面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信息数据平台、审批管理体系、监管方式“四统一”。实施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豁免清单制度。实施不动产登记、交易和缴纳税费“一网通办”,推动不动产登记“跨域通办”。

  服务创新创业全生命周期方面,打通跨部门、跨区(市)创业数据要素,打造“创业一件事”服务体系。实施新时代“人才强青”计划。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应急转贷体系,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规模。打造小微企业创新创业风险补偿资金服务模式。

  提升服务质效,创出政务服务“青岛样板”

  秉承“人人心中的营商环境才是真正的营商环境”理念,打造去指标化的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流程再造,推动政务服务工作由“提速”向“增效”转变,由“便捷”向“公平”转变,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政务服务中感受到高效便捷和公平正义。

  推行全方位服务。聚焦“办事方便、法治公平、成本竞争力强、宜居宜业”四项基本要求,推行全方位优质服务。如出台全市政法机关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法治营商环境25条措施;发挥青岛市相对集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体制优势,建设青岛市智慧审批平台,推动政务服务由“全程网办”迭代升级为“智审慧办”,打造数字审批“青岛模式”,22个领域、428个政务服务事项已实现随时随地智能办理;试行首席审批服务官制度,按程序赋予最专业的人最高效的行政审批权,审批效能提升50%以上。

  推行全链条服务。围绕推动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建立重点项目审批调度推进机制,建成施工许可审批调度管理平台,对省市两级重点项目和专项债项目实行“并联审批、挂图作战”,真正打通项目立项、审批、建设、验收等全链条,让营商环境成为项目建设助推器。今年以来,全市397个省、市级重点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完成率74%。

  实施精准化服务。通过问卷调查、深入基层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办事群众、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及专家学者的意见,及时推出助企纾困政策“42条”“89条”,开展“营商环境同心圆”活动,推行线上“不打烊”政务服务,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保障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精准服务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

关于作者: 游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