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研究人员进行探索,可能有结果,也可能没有结果
如何缩短医学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打通学术创新链、产业创新链?
“科学研究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是国家战略,这涉及人类从生命起源(出生缺陷),到慢性重大疾病(肿瘤、心脑血管等)、再到老龄化常见疾病,再加上新发突发传染性疾病等,这些问题都很严峻。”在今日(11日)举办的2022医药创新和科技前沿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这样表示。
以出生缺陷为例,中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季维智表示,我国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5.6%,“我们团队正在进行一项‘受精14天后人胚胎的体外发育研究’,其意义在于我们可以通过体外发育研究,来深入了解胚胎发生着床失败、妊娠丢失、早期流产以及胎儿出生缺陷等内在机制,从而为这些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干预,这同时利于干细胞、器官再生等研究和应用。”
针对上述一些重大、前沿的医学源头项目,校企合作、院企合作正在发挥作用。
乔杰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健康守护所需要的全链条创新应包含基础科研、技术突破、科技转化、推广应用、产业升级、服务经济,并最终服务百姓健康需求。“医疗机构一定是提出临床问题的源头、解决问题的枢纽、以及成果落地且服务百姓的终端,我们三院设立了医学创新院,与企业共同成立了10个合作研发中心,涉及细胞治疗、智慧影像、遗传检测等领域,资助金额1.85亿元。”
以“北京大学-云南白药国际医学研究中心”合作为例,乔杰告诉记者,首先,北京大学、云南白药之间需要有共同的、明确的目标,在实践过程中又能共同去发现感兴趣的医学源头型的技术项目。其次,合作过程中也要允许一定的试错,但在不同的阶段又有不同的项目落地,这样双方的努力都能有成果展现。再次,校企双方也要对研究人才进行可持续地培养,以及配套资金方面的支持。
乔杰说,不是每一个医学源头研究都能走到最后,有1~2个项目能够走下去就值得长期、持续投入。目前,研究中心采取“研究者负责制”,“我们允许研究人员进行探索,可能有结果,也可能没有结果,但就算是失败了也有一定意义。”
对于临床医生而言,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创伤医学中心主任姜保国表示,医生的优势在于有充足的疾病源、明确的研究目的、丰富的临床思维,责任在于他要了解疾病发展的规律、疾病诊断治疗的新方法、和生物学规律与医学的结合。
姜保国还提醒,医生进行医学成果转化要避免进入“误区”,创新的前提是为了延长患者的生命时间,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因此不能直接拿同类产品做试验,有时试验样本量变大了、反而结果不佳,这反而会违背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