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粮食、金融等腐败“蛀虫”,持续加大中国重点领域反腐力度
中国政府19日通报了安徽省粮食物资储备局原二级巡视员关飞被开除党籍和公职一事,称“以粮食私”。 粮食领域的“蛀虫”被挖掉,是今年粮食购销领域反腐败工作持续深化的一个缩影。
据统计,自2021年8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以来,截至今年7月27日,政府共公布73起粮食购销领域腐败典型案例。
今年以来,不少粮仓“硕鼠”被查处。 例如,曾经说过要坚决保护“天下粮仓”的国家粮食物资储备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张务锋就被查了。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徐宝义被逮捕外,青海省粮食局原局长顾艳华、原福建省粮食局副局长黄敬和、江苏省粮食物资储备局副局长曹卫东等也被查。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挖掘粮食“蛀虫”对中国社会的安全和稳定非常重要。
他同时指出,不仅是粮食领域,继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反腐败工作是今年反腐败工作的主要特点之一,重点领域反腐败仍将保持高压态势,持续发力。
如前所述,粮食购销、国有企业、金融等领域事关国计民生,事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反腐的重点领域。
今年初召开的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指出,坚决查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等方面腐败问题,继续推进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深化国有企业反腐败工作,深化粮食购销等领域腐败专项整治。
在重拳整治的背景下,金融领域也有所动作。 开年第一个工作日官方公布,中国人民银行机关服务中心原党委书记、主任牟善刚,中国光大银行原党委副书记、副行长张华宇被查。 金融“老将”蔡锷生被捕;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行长田惠宇被查近日,河南金融系统更是接连有人被揭发……
“依赖企业吃企业”问题也被严查,近日数名央企领导干部“落马”。 经查,他们有的是搞利益输送的,有的是财务管理部门自己搞的,还有的是索取和非法收受巨额款项的。
专家认为,重点领域多是政策支持力度大、投资密集、资源集中,存在的问题隐蔽性和复杂性强,容易滋生腐败问题。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表示,金融领域查处这么多腐败领导干部,一方面是因为金融领域腐败问题由来已久,腐败存量大。 一方面是因为个别金融领域领导干部不收敛、不收手,腐败增加问题依然存在。竹立家表示,严惩重点领域腐败问题尤为重要,重点领域腐败是关键所在、最严重、最危险的“毒瘤”,如不及时挖出危害极大,甚至阻碍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影响高质量发展的推进
在谈及重点领域反腐成绩单时,清华大学廉政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宋伟表示,今年以来,反腐方向更加明确,目标更加清晰,只要牢牢抓住关键领域、关键人群、关键环节,实施“精准打击”,就会形成强大震慑这也是全面贯彻十九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部署的结果,要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全面推进整个反腐败工作,发挥更加集成化的反腐败效果。
“目前取得的成效也证明,我国反腐败模式十分有效,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全面巩固,为未来进一步深化反腐败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宋伟说。
竹立家表示,今年以来各领域的反腐败成效,都反映出党中央反腐败决心的坚定性、力度之大,坚持把反腐败斗争从中央到地方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推动反腐败向纵深发展
对于重点领域如何进一步从源头上防控腐败,竹立家以粮食购销领域为例,不仅在“罚”字上下功夫,还加强粮食收购、储存、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的公开透明度,规范粮食领域管理,信息化、数字化
宋伟指出,继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体制改革,从制度上防止腐败滋生土壤、滋生腐败行为。